顧名思義心律不整就是心臟節律不正常。那麼什麼是正常的心臟節律呢?許多人以上為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72下,其實是不對的。很少有人是正好每分鐘72下,一般正常心跳速率的定義是每分鐘60至100下,且大部份的人在60至80下之間,而且是從正常的竇性節律點所發出的。本文整理造成的原因及有哪些症狀,日常生活飲食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方式。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指出,心律不整大致分為兩類,包括心跳過快和心跳過慢。心跳過快大多是因為心臟多一條或多條不正常的傳導系統引起,多餘的電線可能是在房室結外或房室結內。雖然多條電線,但發病的年齡不一,有一部份的人在1歲內發作,也有在6~7歲左右發作,還有人在青少年期後,甚至成年才陸續發作。另外少部份人會心跳過快是因為不正常的節律點引起——心房或心室有個點突然跳得比竇房結快,取代竇房結傳遞電子脈衝。這類原因發生在大人的比率比小孩子多。至於心跳過慢,有八、九成是因為房室結傳導障礙。竇房結傳出電流訊息後,房室結無法有效傳遞。大約每兩萬名嬰兒中,有1人有先天性完全心房心室傳導阻滯。這種疾病很多跟母親體內有自體免疫抗體甚或自體免疫疾病(例:紅斑性狼瘡)有關;少部份人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引起。
正常人的心跳速率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另外諸如自主神經興奮與否、咖啡或茶的刺激、發燒、緊張、壓力過大、疼痛、缺氧、貧血或肺栓塞、低血壓、藥物、及心臟本身的問題(如冠心症、先天性或風濕性心臟病、瓣膜性疾病或心包膜炎等),均可能使心跳速率及節律有所改變。另外一種是心臟內多出一或兩個以上的節律點,或者多出一或兩條以上傳導路徑,使得心跳節律及速率均異於平常。影響心跳速率的原因包含:
造成心律不整原因可分為生理性、心理性、以及外物所導致的:
一般人心律不整症狀包括心悸、胸悶、氣促、頭暈、胸痛,嚴重時甚至有全身無力、倦怠、心臟衰竭、呼吸困難、低血壓、昏厥及意識改變等。病人因此至門診求治時,醫師經過病史及身體檢查後,一般會安排心電圖檢查,這是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許多病人的心律不整症狀不是持續的,而是偶發或陣發性的,這時醫師還會安排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檢查,將心電圖的貼片貼在胸前,再將類似隨身聽的記錄器固定在腰際,記錄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如此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評估心律不整的發作及嚴重性。若是發作的頻率極低,並非每天發作,會安排心臟發作記錄器檢查,可以配帶一至兩週,使得成功捕捉的機率提高。
在確定心律不整的原因及種類後,治療的方法可依據心跳過快或心跳過慢來分別治療。一般若病人心跳過慢,需先確定內在或外在因素後,可考慮使病人服用某些藥物來使心跳加快,然而老化性心跳過慢對藥物反應可能不佳,這時可能須考慮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必要時,可裝置心律調節器使心跳加快。
至於心跳過快的治療方法,目前外科手術的治療已少用,只限於病人同時接受心臟手術時,合併外科手術治療。因此治療主要有藥物及電燒術兩種方法。鈉離子阻斷劑、乙型阻斷劑、鉀離子阻斷劑、及鈣離子阻斷劑,另外還有毛地黃、adenosine等。有些抗心律不整藥物副作用較大,必須心臟科醫師開立處方使用,切勿亂服成藥,同時應定期在門診追蹤。由於服藥治療只能控制且必須長期服藥,因此使用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及電氣燒灼術來治療心跳過快便成為治療的主流,而且成功電燒術後,病人不必再服藥,可達一勞永逸。但並不是所有心跳過快都可以靠電燒術治療,還是必須由醫師診斷確定後,再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法。
電氣燒灼術、居家應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飲食注意事項:
心律不整的診斷及治療在近十年來有極快速的進步,若您有症狀最重要的是找心臟科醫師做確定診斷,再尋求最合適的治療,您多年的宿疾便可不藥而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