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是由骨骼、肌肉、內臟、體液及體脂肪的總和。隨著個人成長、生育或活動量等不同,有部分體組成產生量的變化。以體液為例,它佔總體重60-65%,若身體發生脫水現象,體重變化可能差異數公斤之多。事實上,體重增減,主要與脂肪細胞大小變化有關。若體內儲存過多體脂肪,即稱為「肥胖症」(Obesity)。
以20-24歲,身高174公分高,體重70公斤之正常年輕外國男性為例,體內之總脂肪量約佔總體重的10.5公斤(15%),其中約2.1公斤(3%)是必需脂肪,以保護內臟或維持神經系統正常功能。另外,8.4公斤(12%)是儲存型之脂肪,它是堆積在皮膚下層,或包圍在各內臟間,以行保護作用。同樣地,以20-24歲,身高164公分高,體重57公斤之正常年輕外國女性為例,體內之總脂肪量約佔總體重的14.3公斤(25%),其中約6.8公斤(12%)是必需脂肪,又其中5-9%的脂肪分佈在胸部、臀部和大腿。另外,7.4公斤(13%)是儲存型之脂肪。由此可知,男性體脂肪含量比女性少。
因此,以體脂肪來做肥胖指標時,正常年輕男性體脂肪為體重15%,若大於20%,視為體脂肪過多。而年齡大於50歲之男性,體脂肪平均為體重的25%,大於30%時可稱為「肥胖症」。正常年輕女性體脂肪為體重25%,若大於體重30%,則視為體脂肪過多,中年以上之婦女,體脂肪大於體重37%則嫌太胖。
體重扣除體脂肪後所得的重量,稱「非體脂肪組織」(Lean Body Mass;LBM),可因運動量增加而增加。相對地,就是減少體脂肪量,以舉重選手為例,大多控制在20%左右,那是因為有運動之故,所以看起來胖的人,不一定脂肪率高。然而,過高的是各種慢性疾病的主要導火線,建議您,一旦發現偏高就必須檢測血壓、血糖等情況,瞭解是否潛藏危害健康因數,待找出肥胖原因後,再請營養師設計合適的健康餐飲、配合運動及改變生活方式。
怎麼減體脂肪的方法必需從觀念著手,很多人以為身體體重減輕或者體型變得比較纖細就會同步降低。然而事實上並不一定是如此,因為人體會把脂肪組織視為最重要且最終的能量來源,所以未被消耗的熱量會被貯存起來。而當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熱量時,蛋白質將會最先被使用,即肌肉組織會被消耗掉。就是因為這樣,很多採用節食減肥或減重的朋友,到最後會愈減愈肥。
說得明白一點是,在如何吃及節食的過程中,身體往往不能得到足夠的熱量,因此會快速消耗體內的蛋白質,使得肌肉組織變少,這時候體脂肪組織也會同步減少,但因為減少的量只有很少,反而讓它在身體內的佔比升高了,形成反效果。
因此要能夠有效率的降低體脂肪標準,方法就是從降低總熱量開始,換言之三餐都要吃飽,吸收足夠的蛋白質。這可以從調整食物的搭配著手,例如多吃蔬菜少吃飯,用豆類製品或魚類來代替肉類,從中攝取蛋白質;或者是用熱量較低的食物來填飽肚子,久而久之,胃口就會逐漸變小。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攝取的熱量減低後,平日的活動量也要維持,這樣的話體重及體脂肪就會以健康的方式下降。其實很多所謂的減肥食譜,立足點都不過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