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的症狀常被誤為中風?
如何評估是否中風了呢?通常會做微笑測試,也就是叫病人微笑或秀出牙齒,看嘴角有無歪斜;舉手測試,意即叫病人雙眼閉合,雙手手心朝下,向前平舉約10秒,看患側有無垂下;言語測試,簡單地說就是叫病人說話或唸報紙,看是否流暢。若上述三項測試有任何一項異常,且為新症狀,中風之機率為72%;若三項測試均異常時,機率為85%。
哪些症狀常被誤為中風?
- 低血糖:血糖過低可導致意識不清或四肢無力。
- 癲癇:癲癇發作後,常併隨無力與神志不清。
- 顏面神經麻痺:因臉部顏面神經發炎而造成嘴角歪斜,多病毒感染所致。若同時合併複視、無力或步態不穩,才須考慮中風之可能。
- 硬腦膜下出血:多為頭部受外傷數日至數月後,血液慢慢累積在硬腦膜下腔,且壓迫到腦組織,而產生了神經症狀。
- 腦瘤:有些腦瘤患者呈現的症狀與中風相同,但是,前者發病過程多長達數週或數月,若無伴隨癲癇發作,少突然發病。
腦中風之緊急處理為何?
- 盡可能問清楚發病時間 (缺血性中風兩個小時之內到院,並在三個小時內作完檢查的話,有可能可以接受血栓溶解劑之治療)
- 不要餵食任何東西或藥物 (包括降血壓藥物)
- 解開束緊的衣物並保持呼吸道暢通
- 儘速輸送患者到有能力處理腦中風 (須具備電腦斷層、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 的醫院
中風有哪些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 年齡 (55歲以後,每增加10歲,發生率加倍。)
- 性別 (65歲以前,男性腦中風病人較女性多。)
- 種族 (東亞民族的腦出血發生率高於西方白種人。)
- 家族史 (直系親屬或母系親屬中有腦中風病史者中風機率較高。)
- 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病史 (平均約三成腦中風患者在五年內復發。)
中風有哪些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 高血壓 (有中風病史者,平時最好控制在130/85 mmHg以下。)
- 糖尿病 (控制目標:血壓<130/80 mmHg,飯前血糖 < 130 mg/dL,飯後血糖 < 180 mg/dL,醣化血紅素HbA1c < 7.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 100 mg/dL)
- 心臟病 (心房顫動患者須考慮使用抗凝血劑。)
- 高血脂症 (有心血管疾病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 130 mg/dL、膽固醇總量TC ≧ 200 mg/dL 或 三酸甘油脂TG ≧200 mg/dL [須併TC/HDL > 5]得接受降血脂藥物治療。)
- 缺乏運動 (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或至少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
- 吸煙 (若加上高血壓,中風機率比常人高15倍!早戒為妙!)
- 飲酒 (最好戒酒,否則須以每天300毫克為限──等於酒精度5%的啤酒600cc;15%的紹興酒或葡萄酒200cc;50%的白蘭地或高梁60cc──但喝得再少的人,顱內出血的機率還是比不喝酒的人高。)
有些人會說:「如果脖子緊繃時去量血壓的話,我的血壓都很高,後來去驗血也發現膽固醇過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高血壓和高脂血症都是常見的疾病,一般人沒什麼不舒服去接受健康檢查也有很高的機率發現之,並無客觀的證據顯示這兩種疾病會造成脖子的不適。事實上,高血壓和高脂血症都是有名的啞巴殺手,在造成心臟病、腦中風或周邊血管病變之前,它們往往是沉默的。
所以,要是之前己診斷患有高血壓或高脂血症,醫師曾囑咐須規則服藥者,絕對不能以後頸部不舒服為依據而隨意用藥,以致延誤治療時機。至於脖子不適才發現高血壓者,建議在身體無恙時多量血壓,再請教醫師,以確定本身是否為高血壓患者,以便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
每個人的血壓都會因身體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因素而隨時在波動,這起伏的幅度常因人而異。對一些較敏感的人來說,光是焦慮就有可能引起心跳過快或血壓上升!更何況當時脖子真的難過呢?假使本來就是高血壓患者,此時血壓可能更高。平時血壓不高的病人在此時量得高血壓,並不見得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而應針對當時的病痛作進一步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