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低血糖症狀大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但卻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疾病如胰島細胞瘤、某些胰外腫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腎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也可導致。鑒別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為兩者的病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樣。
葡萄糖是醣的一種型式,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低血糖症狀是發生在當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身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碳水化合物如糖及澱粉是我們飲食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在消化的過程中葡萄糖被吸收進入循環中,帶到身體的各個細胞,提供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而過剩的葡萄糖則被貯存於肝臟中,成為肝醣。這些過程都受到身體中賀爾蒙的嚴密控制,所以正常人的血糖都非常穩定。
它可發生在糖尿病和其它疾病的病人身上。對糖尿病來說,由於接受血糖過低的治療,所以會隨時發生在任何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身上,特別是一些需要嚴格控制的病患,或者是血糖值起伏很大的病人。所以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親友都應該去學習怎樣去應付低血糖的發生。
糖尿病人最常見的併發症是低血糖,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由於無法分泌足夠之胰島素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身體無法利用葡萄糖作為能源。以致於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在血液中累積,產生高血糖。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降低其血糖,視乎病情的嚴重性,大部份糖尿病人都會服食降糖藥或施打胰島素。
既然要接受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要來治療,就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症狀,特別是施打胰島素的病人。容易產生低血糖的情況包括:接受過高劑量的治療、胰島素吸收改變、沒有吃飯、延遲吃飯、吃得太少、過量的運動、喝酒過多或合併其它原因。
事實上當血糖低於正常時,有些患者有症狀,有些患者則沒有症狀。沒有症狀的多見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長期頻繁發生者,臨床稱之為“無症狀性低血 糖”。導致這一現像的 原因可能與機體神經系統受損、交感神經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關。存在這一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加強血糖監測。
臨床觀察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的臨床表現並不完全一樣。例如:
低血糖的人會覺得虛弱、嗜睡、發抖、混亂、饑餓及頭暈。皮膚蒼白、頭痛、激動、震顫、流汗、心跳加速、發冷、抽筋感、突然間的情緒改變及行為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或痙攣性的活動、無法集中注意、嘴部周圍痲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症狀。
在嚴重的情況下,病人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的情形。長期的糖尿病患由於某些對低血糖反應的機能受到破壞,所以可能無任何警覺性症狀,發生時並不察覺,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便馬上昏迷,是極之危險的一種表現。
低血糖症狀有時誤認為與血糖無關之情形所導致的症狀,有時別的疾病也可以引起類似的症狀。例如:不尋常的壓力和焦慮,又或者心臟病發作及其他疾病引起的休克,可導致額外兒茶酚氨產生,形成與低血糖所產生的症狀相似的狀況,但不一定與血糖值有關。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出現飢餓症狀就說明發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飢餓感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飢餓感越是明顯,一旦病情穩定了,飢餓感也就消失了。因此當出現飢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糖尿病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年齡、低血糖症狀的認知能力、身體的狀況等因素,由醫師來訂定血糖的控制範圍,血糖控制範圍每人都不同,例如某個血糖範圍對一個無糖尿病的年輕成人是安全的,但可能對一個小孩或一位較老且有其它內科問題者就太低了。
當你覺得有疑似低血糖症狀又無法測試血糖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記住這簡單的規則:" 當有疑問時就治療 ",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發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
請勿使用巧克力或冰淇淋來治療低血糖,原因是巧克力或冰淇淋含大量脂肪質,延緩糖分吸收。確定你至少有一種的糖隨身攜帶和最好備有緊急升糖素隨身包,當你測完血糖及治療低血糖後,等15-20分鐘後再測一次,如果血糖仍低或症狀並未減輕,重覆治療一次,在你覺得較好後,確定你照正常食用正餐及點心來維持血糖值上升。
由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特別是積極性治療,所以是最容易發生嚴重性低血糖症狀的,它可導致意識喪失。一部份長期胰島素依賴型病人可能發生一種情況叫做 "無法認知血糖過低" 的現象,意思是他們不會產生警覺性症狀,所以不知道自己有這種問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