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換手術
瓣膜性心臟病之外科手術治療主要以二尖瓣置換手術或修補手術為主;所謂瓣膜置換手術就是將病變的瓣膜剪下,換上新的人工瓣膜;瓣膜修補手術是指將病變的瓣膜保留,只針對有問題的瓣膜結構加以修補。
目前主動脈瓣膜的手術以瓣膜置換為主。至於二尖瓣膜疾病,因為目前的醫學報告顯示二尖瓣膜修補手術之病患,其手術後心臟功能恢復及長期存活率比瓣膜置換病患要好,因此如果病患瓣膜結構破壞比較不嚴重,會盡力嘗試做瓣膜修補手術,但是對於瓣膜結構破壞已經十分嚴重,不適合接受修補手術的病患,仍必須以瓣膜置換手術治療。瓣膜若嚴重狹窄時,則多直接換掉瓣膜。而三尖瓣膜的問題則多採取修補方式。
可選用的瓣膜的種類有:
- 機械性瓣膜:優點是材質堅固,使用年限比組織瓣膜長,但有可能導致血塊的形成引起瓣膜功能不良或血管阻塞的危險,所以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服用抗凝血劑,常因飲食、藥物及身體狀況而有變化,過量時容易有出血傾向,不足時易造成血栓。故需定期抽血檢查(PT INR),根據抽血報告以評估藥物是否足夠或不足。一般而言,與醫師良好配合,多可得到相當滿意的病情控制。
- 動物性瓣膜:是由動物(豬、牛)的瓣膜所縫製而成,是一種生物組織,比較不易引起血栓,因此不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但開刀後三個月內仍建議服用抗凝血劑)。生物性組織瓣膜在體內可因為退化而產生問題,需再度手術。十年需再度手術者約30%,十三年約70%。早期瓣膜的平均壽命約七至十年,現在因技術進步可延長至10-15年。
手術方法
傳統二尖瓣置換手術方式:實施開心手術時,傳統的做法是正中胸骨切開術。正中胸骨切開術可以提供最寬廣的手術視野,將整個心臟及主動脈、肺動脈與腔靜脈等大血管的構造看的很清楚,手術比較容易進行。但是正中胸骨切開術的傷口很長,手術後會比較令人擔心傷口疼痛感染及胸骨不易癒合的問題,術中及術後出血量也較大(尤其是重次開刀的患者)。尤其對於重次開刀的患者,若再次實施正中胸骨切開術,則會有因組織沾黏而大量出血,以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繞道血管就位於胸骨下方,因而在重次開胸時被傷害到的顧慮。
微創辦膜手術:
- 從主動脈、二尖瓣乃至於三尖瓣的心臟手術都可用小傷口來完成;病人可以維持胸骨的完整性、減少手術後的疼痛、降低肺功能的傷害。就主動脈瓣手術而言,可經由右胸骨旁第2、3、4肋間進入,距身體中線五公分處劃下一道長約6~8公分的縱向皮膚切口,來完成主動脈瓣修補,置換乃至主動脈根部的完全置換手術。其他可經由胸骨旁切開術可實施的手術包括:心房中隔缺損之修補,二尖瓣及三尖瓣修補以及右冠狀動脈(RCA)的繞道手術。
- 就二尖瓣及三尖瓣手術而言,除了上述經由右胸骨旁的手術方法之外,還可以在內視鏡的協助之下,輔以內視鏡專用的器械,經由右側胸腔,以極小的傷口來完成手術。對女性而言,這樣的手術方式更有莫大的好處,因為傷口可以藏在乳房外側或下緣,日後對外觀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經由微創的瓣膜手術,病人除胸口處小於10公分的傷口外腹股溝處或右鎖骨下緣會多了一個2-3公分為施行體外循環的傷口。
一般來說手術時間約為4-5小時但若同時實行其他手術(例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室重塑等)則會因手術複雜性而增加。手術後須於加護病房觀察1-2天,整個住院日期約為7-10天,假如正處於心臟衰竭、心肌梗塞或術前即已使用強心劑,則住院天數及加護病房觀察天數則會延長,直至狀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