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


心肌缺氧原因症狀及檢查治療



主要是因為供給心肌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了粥狀硬化的現象,也就是脂肪附著在血管壁上,使得管腔變小,以至於血流不足以供給心肌所需,最後導致心肌缺氧的現象。至於有哪些危險因子會造成?

心臟的幫浦作用,使血流輸送至身體各部位,使各器官組織運作正常。但心臟本身的運作,又是如何來維持呢?這是由三條血管,即所謂的冠狀動脈之血流供應。此三條冠狀動脈分佈在心臟表面,然後細分枝,再深入心臟內層,使心肌每一部份均能得到充份血流供應。此三條冠狀動脈,名稱各為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及後迴旋枝冠狀動脈,由於這些血管發生阻塞或痙攣,而使血液流通不暢,心肌得不到足夠血流氧氣,臨床上即出現狹心症。有時是運動量突然增加,而冠狀動脈血流量來不及供應,這種供不應求亦會造成心肌缺氧。

心肌缺氧原因以及有哪些症狀

那些原因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呢?這其中包括,血管硬化症、高膽固醇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年紀老化、抽煙等。這些均能使冠狀動脈發生粥狀硬化或阻塞或痙攣。因此,治療心肌缺氧造成的狹心症時,除了對症下藥外,尋求其根本防治之道,亦是不可或缺。

另外心絞痛是心肌缺氧的警訊,如果不去理會,下一步就是心肌壞死,到時候就難以挽回了,種種的併發症將接踵而至,包括:心率不整、心因性休克、心臟衰竭…等等;相反的,如果病人能及早就醫治療,以運動心電圖確定是否有心肌缺氧的現象,以藥物控制心絞痛的發生,甚至以心導管探查冠狀動脈阻塞的程度,以便作進一步的治療,例如: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如此一來,可以避免病情繼續惡化,使病人的預後得到明顯的改善。

盡量避免任何會引發心絞痛的因素,譬如說:

治療及檢查

總而言之,只要病人能重視心絞痛這個問題,與醫師充分配合,注意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隨時提高警覺,則心絞痛就不是那麼可怕了。

短暫胸痛或胸部緊迫感,有時疼痛會放射至頸部、上肢及背部。許多人都會反應他有胸部壓迫不適、呼吸困難的感覺,且常因運動、情緒激動或餐飲後而更加重,此種疼痛型式包含前胸的胸骨後有窘迫感。這種由於血液供應心肌冠狀動脈氧氣不平衡現象,因心肌缺氧而造成胸痛或胸悶等症狀,則稱之為「心絞痛」。此種症狀初期都可藉由休息而得到緩解,但是此種症狀有逐漸加重、頻率變多且持續時間更長,甚至連休息也都會有心絞痛的現象,此時就必須儘速將病人送到醫院治療。

老人秋季晨練易引發心肌缺氧



進入九月,晝夜溫差較大,又到了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隨著秋季的到來,心腦血管患者明顯增多。專家提醒:心腦血管病的易感人群,特別是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性情開朗的李老伯,退休後在社區幫忙,血糖、血脂、心電圖平時都挺正常。日前,他早早起來像往常一樣鍛煉身體,但半個小時後突然感覺胸悶、心前區疼痛,全身出汗,緊急送到醫院,經造影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一個平常身體很“硬朗”的老人,怎麼一下子就出現這些問題呢?

秋季的清晨是一天裏最安靜涼爽的時間,許多老年人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出來運動健身,呼吸新鮮空氣。但這個時段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和耗氧,心腦血管病人容易心肌缺氧、心肌梗死、腦卒中。另外,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一定要安排適當時間午睡,即使是短暫小憩,也會使身體得到舒緩,身體組織缺氧狀態得以改善。

對於患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來說,每天適量飲水十分必要,特別是早晨起床應該飲用一大杯水,來補充夜晚的失水量。上午可以適當多喝水,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時才去喝。夜間睡覺前也應適度飲水。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原因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所以患者不能跟普通人一樣渴了才喝水,而應主動補水,標準以每日1500毫升尿量為准,只要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即表示人體內水分足夠。

心血管功能對氣溫變化最為敏感,氣溫的驟然升高或降低,都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許多人認為冬季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而忽視了秋季心腦血管病復發的危險性。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肌缺氧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患感冒、發燒等感染性疾病也會加重原有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等慢性病患者來說,雖說有“春捂秋凍”之說,但還是應避免暴露在冷空氣中,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突發造成的傷害。 



博客來網路書店好書推薦網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