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蜂炮是台灣元宵節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地點在台南市的鹽水區,所謂蜂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點燃時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故稱「蜂炮」。
曾經繁華一時的月津港指的就是現今的鹽水區,「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台南.鹿港.萬華.笨港)道出清朝時期的台灣四大商港。(於「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後添加「四月津」係鹽水地區文史工作者之說法。因港成鎮的鹽水,八掌溪與急水溪分別自北與南兩方流經鹽水,透過八掌溪,原為內陸港的鹽水區,可經由布袋通往台灣海峽,貿易的興盛為鹽水帶來了一段風光歲月,也造就的不少知名的貿易商,當時稱往來於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從事貿易的商人為「郊商」。也證明當時月津港畔繁華一時的景象。不過百年來的沿海陸化及河道淤積嚴重,港口機能不再,商船航道變成地區排水系統,月津港則成了鹽水區家庭廢水的集水塘。
名列世界三大民俗慶典,為全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之一,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的熱鬧盛況,每年吸引觀光客人數數以萬計,和「平溪天燈」同列「北天燈,南蜂炮」之美稱。鹽水蜂炮的由來相傳於清光緒11年7、8月間,鹽水街流行霍亂瘟疫,因當時醫藥不發達,死者日眾,居民恐慌,祈求關聖帝君解災救難。關聖帝君乃於元宵夜命周倉將軍為前導,帝君神轎殿後,眾善信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遶境大街小巷至天明,將瘟疫一掃而除。自此後代子孫每年均沿襲往例,迎請關聖帝君元宵夜出巡。
活動包含郊區遶境,全副武裝的神轎與轎夫推著神轎小鎮在街道上遶巡穿梭;夜間遊行,神轎群各個全副武裝在成千上萬的民眾及遊客簇擁下,以緩慢的速度向各大街小巷推進;當神轎群行至商家、住戶門口時,頭家即將大小的炮台(或稱炮城)抬至路上,然後點燃炮城的引信。鹽水蜂炮以萬箭齊發方式,刺耳的蜂鳴炮響聲掩蓋周遭,蜂火四處流竄等,萬炮齊發的震天威力及刺激快感,每年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衝蜂炮」!人們相信透過蜂炮洗禮,能消災解難,掃除穢氣,更讓來年的運勢越來越旺。
鹽水蜂炮雖屬極具觀賞價值的民俗活動,但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各位朋友絕對要做好萬全的防護才能安全的體驗。
近日的鹽水蜂炮已成為政府規劃的大型活動,並配合歷史和觀光將古時的街道復原,2006年台南縣政府就將鹽水區的三福路設成古炮街,串聯街上的商家用古法製作鞭炮,如竹捲炮、單管復古式煙火等。於2007年更以長達13公里的連珠炮火龍傳奇,希望挑戰新的金氏世界紀錄,但因同時點燃五條路線,且途中鞭炮熄滅一次,致使難以認定長度,因而無法如願創紀錄。
路線由鹽水區上的武廟前開始,進行遶境全鹽水區的活動。參加鹽水蜂炮活動的民眾應準備完整的保護裝備以免受傷,包括全罩式安全帽(頭)、圍巾或毛巾(脖子)、棉質或牛仔外套長褲、手套及平底鞋或運動鞋,切忌穿雨衣等可能融化或起火之衣物。將全身保護完畢後,再殺進戰場,參加此炮聲隆隆、火光不斷的民俗慶典。由於有多年的遊客受傷經驗,近幾年已經禁止使用聲光效果十足之塑膠製的沖天炮,並在慶典之後規劃大型的垃圾清掃活動。2008年6月27日被指定為「台灣文化資產」之民俗類。